医馆动态>动态详情
患者不肯吃药怎么办?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策略
精神疾病患者不愿意吃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,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,还可能增加疾病复发的风险。那么患者为什么不愿意吃药,家属又应该如何应对呢?
一、患者不愿意吃药的原因
1、缺乏自知力:部分患者由于精神障碍,缺乏对自身病情的认识,认为自己的表现正常,否认有精神病,不需要服药;或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,产生被害妄想,觉得药是毒药,因此拒绝服药。
2、病耻感:部分患者心理较为敏感,他们会认为患有精神类疾病是一件耻辱的事情,而服药这一行为代表着“生病”,停药则代表着“痊愈”,因此从心理上抗拒服药。
3、对药物疗效认识不足:部分患者在服药后感觉症状有所改善,误认为自己已经痊愈,于是自主减药、停药,但精神疾病需要长期规律服药,否则容易反复发作。一旦多次复发,会严重打击患者的治疗信心,从而自暴自弃,抗拒服药。
4、药物不良反应:抗精神病药物常伴有副作用,如困倦、心慌、口干、恶心、便秘、手脚抖震、肌肉僵硬、排尿困难、体重异常增长等,部分患者因难以忍受不良反应而拒绝服药。
二、患者藏药都有哪些招数
1、指缝或换手藏药:服药时将药藏在指缝中或在拿水杯时将药调换到另一只手中。
2、衣袖藏药:服药时抬高手臂,让药掉进衣袖中。
3、口袋存药:将药放入口袋或衣服夹缝中保存,此类患者易造成一次性过量服药而自杀,应提高警惕。
4、舌下、颊部藏药:将药藏在舌下或颊部,不易被发现。
5、假装服药:在家属面前将药服下,然后趁其不注意吐出。
6、吐在碗中:有的患者指定要用稀饭、豆浆、牛奶、菜汤等服药,并趁机将药吐到碗里。
7、催吐:服下药物后立即催吐。
8、前期配合:有些患者对治疗表现得很配合,初期积极服药,以取得家属信任,待家属放松警惕后再藏药。
三、应对策略
1、对于自知力完整、主动服药的患者,就不要管得过细、干涉过多,以免让病人产生厌烦的情绪,不利于疾病的恢复。
2、对于抗拒吃药的患者,家属可以与患者进行沟通,了解其拒绝服药的原因,并进行开导。若劝说无效,可以隐瞒患者,通过在患者饮食中添加药物等方式达到服药目的。
3、对于难以忍受副作用的患者,家属可以与医生协商,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,减少药物副作用。
4、对于藏药的患者,要严加监督,家属在发药时要提高警惕,让患者在家属面前服药,并检查其口腔、手等部位,确保药物已咽下,患者服药后也不要立刻离开,以防患者催吐。
5、在没有充分的事实依据时,不要贸然的说患者藏药;对于有过藏药“历史”的患者,家属也不要总以此来训导患者。
6、家属也要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,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,增强其治疗信心。